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出自哪里(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这句话谁说的)
作为苏联老大哥的革命代表片,《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这对姊妹片是我们最早认识的外国电影,从认识时间从影响都是无可厚非的TOP1。
考虑到这两部片子记录历史事件的内在连续性,以合二为一考虑为宜,因此这个TOP1理应由二者共享。
由于东北解放早,苏联片的译制工作多为长影进行,因此影片里从列宁到红军战士都是一口地道的东北普通话。
《列宁在十月》是展现十月革命的巨片。
最令人激动的刹那是在国际歌的旋律和在阿芙乐尔巡洋舰的背景下红海军士兵攻打冬宫的场面,每当演到这时下面观众席肯定是一片欢呼声。
《列宁在1918》的苏联影片,让当时的人们大开眼界,不仅知道了这个列宁也叫“弗拉基米尔”,列宁的贴身警卫长叫“瓦西里”,更知道了芭蕾舞剧天鹅湖。
尽管《列宁在1918》是部革命战争题材的黑白影片,毕竟是苏联拍摄的,画面中全是高鼻梁大眼睛的洋人,女人穿裙子,好友相见亲吻如同握手……由于担心可能会产生“副作用”,不少影院对影片中无法删剪的两组镜头,即特务在剧场密谋刺杀列宁时四个小天鹅穿超短裙赤裸大腿跳芭蕾舞的情景和列宁在瓦西里家席地而睡时瓦西里夫妇相拥相吻的画面,一度采取“临时用手挡镜头”的原始操作方式来放映。
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孩子们来说,对《列宁在1918》的印象更深些,这部影片的主角似乎不是列宁而是瓦西里,大家都记得那个镜头,一个被特务暗杀的同志跳楼时大喊的那一嗓子:“瓦西里---”。
呵呵,这一嗓子让孩子们一辈子记住了瓦西里。
片中列宁的演说早记不清了,而瓦西里的几句经典的台词,至今在我的同龄人之间津津乐道。
谁都知道那句“让列宁同志先走!”和“不要管我,快去救列宁!”当然,最经典的还是瓦西里那一句操着浓浓“东北口音”的对妻子说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